一、行业简介
花卉,是具有观赏价值的草本植物,是用来描绘欣赏的植物的统称,喜阳且耐寒,具有繁殖功能的短枝,有许多种类。花卉有广义和狭义两种意义:狭义的花卉是指有观赏价值的草本植物,如凤仙、菊花、一串红、鸡冠花等;广义的花卉除有观赏价值的草本植物外,还包括草本或木本的地被植物、花灌木、开花乔木以及盆景等,如麦冬类、景天类、丛生福禄考等地被植物,梅花、桃花、月季、山茶等乔木及花灌木等等。
根据植物用途特性的不同,可将花卉产品分为鲜切花类、盆栽植物类、观赏苗木、食用与药用花卉、种苗用花卉等5大类。其中,鲜切花类包括鲜切花、鲜切叶和鲜切枝3类,盆栽植物类包括盆栽植物、盆景以及花坛植物,观赏苗木分乔木和灌木。
我国花卉行业产业链分为三个环节,产业链上游为花材供应,包括花卉育苗、花卉培育、花田基地种植等;产业链中游为花卉产品加工、零售;下游则是应用市场。由于花卉行业对时效性具有较高的要求,因而中游零售渠道是花卉行业的关键环节,此外,消费者花卉消费意识的提升对于产业链发展的拉动作用明显。
花卉行业是农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市场导向型行业,花卉行业在政策规范指导下有序发展。2021年7月,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发布《“十四五”林业草原保护发展规划纲要》,提出推动花卉品种选育和标准化栽培,强化产品创新研发。到2025年,花卉年产值3500亿元。2022年11月发布的《关于推进花卉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花卉业发展目标,到2025年,花卉种业创新体系基本建立,自主知识产权花卉品种市场占有率稳步提升,花卉产业布局结构更加优化,花卉科技创新能力大幅提升等。
二、行业发展现状
花卉行业虽然属于农业的一项分支,但由于其对于我国民生经济的发展重要性相对较低,因此早期行业相关推进政策相对较少。随着近年来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消费观念逐渐发生转变,带动花卉从礼品向消费品的蜕变升级,花卉行业得以迅速发展,国家有关部门也相继出台一系列相关政策支持行业的发展,为我国花卉行业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随着社会整体消费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消费观念逐渐发生转变,近几年不断涌现出新的销售产品类型,鲜花作为其中之一,搭乘时代的顺风车完成从礼品到消费品的蜕变升级。而随着我国消费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展,花卉行业也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
花卉的流通离不开冷链物流行业的加持,因此我国冷链物流行业的发展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我国花卉行业的发展。随着近年来我国冷链物流行业的快速发展,其市场规模持续扩张,为我国花卉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流保障。
花卉行业产业链主要可分为种植培育、销售及应用三个环节,其中种植培育为产业链上游,主要包括花卉育苗、花卉种植及花卉采摘等环节;中游为花卉产品的制作及各类销售渠道;下游则是花卉产品的应用及消费者。从我国花卉种植面积情况来看,近年来,随着我国花卉需求量的不断增长,我国花卉种植面积也随之不断增加。从我国花卉销售渠道来看,目前我国花卉销售仍以线下渠道为主,而随着近年来电商行业的兴起及冷链物流行业的不断发展,花卉电商等线上渠道也正在快速崛起。具体来看,我国花卉销售市场中,花店占比约为34.7%,花卉电商占比约为33.6%,花卉市场占比约为16.9%,路边花摊占比约为8.1%。
三、行业发展趋势
1、种植智能化发展
温室智能化使得人们可以通过相应的设备及技术来实现实时监控、调节温室内温、光、湿、水、肥的效果,对花卉的种植有着很强的现实意义。而温室智能化的基础是设施的现代化,主要表现在温室结构标准化,栽培管理机械化,栽培技术科学化和温室环境调节自动化等方面。未来,随着我国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的不断发展与普及,花卉温室智能化发展趋势也将愈发明显。
2、消费观念的转变推动行业发展
随着经济水平的发展,人民生活消费水平的不断提升,对精神层面的需求愈加丰富,对于心情和养生也更加关注,鲜花和花艺作为普通大众最重要的精神需求物品之一,其需求量持续提升。随着人们消费观念的转变,花卉消费逐渐由过去的集团消费向大众消费转变,由节庆消费、阶段性消费向日常消费、周年性消费转变,消费模式由单一化向团购化、个性化、多样化转变,消费范围由一二线城市向三四线城市乃至乡村发展,花卉消费群体不断扩大。花卉已经逐渐从一种高端型消费,转变成了大众型消费,消费群体不断增加,进而推动我国花卉行业的发展。
3、互联网为行业发展趋势
随着未来互联网、智能手机和5G网络的普及,线上购物也将成为未来消费主流模式。由于居民消费水平和收入的提高,花卉消费将会成为一种新型绿色的时尚生活装饰方式,随着“互联网+花卉”的普及,花卉电商已经正在改变传统花卉零售格局。未来,线上花卉销售占比将超过线下花店,互联网渠道必然成为花卉行业发展的主旋律,O20、B2B和B2C等新兴的盈利业务和模式也将会进一步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