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产教科”融合互促、“岗课赛”融通提质培养创新型集成电路技术技能人才

作者: 时间:2024-04-21 点击数:

(一)创新校企合作机制,搭建产教科融合互促的协同育人平台。1.创新协同育人模式,构建产教科融合互促机制。深信院深入剖析各方优势和利益诉求,提出了“产教科”融合互促模型。教师技术攻关解决集成电路企业技术难题;头部企业提供“教师工作站”帮助教师提升应用创新能力;教师“以研促教”提升岗位技能教学胜任力和实践实训指导能力;校企共建实训平台,帮助学生快速获得岗位技能,满足企业用人需求,形成了学校以“智力”服务企业,企业以“物力”支持专业的合作特色。构建了六位一体的“产教科”融合互促指标体系,用“行企资源投入、生产服务效益、技术服务能力、课程项目转化能力、教师岗位胜任力、人才培养质量”六大指标动态监测协同育人成果。2.共建特色产业学院,打造校企合作命运共同体。联合深圳市半导体行业协会、深圳微纳集成电路与系统应用研究院(简称深圳微纳研究院)、国家集成电路设计深圳产业化基地、深圳市聚飞光电股份有限公司(简称聚飞光电)、深圳市航顺芯片技术研发有限公司(简称航顺芯片)等头部企业共建了校企合作命运共同体——深信“芯火”产业学院。以产业学院为载体,建成了一个国家级协同创新中心:教育部第三代半导体应用协同创新中心;两个协同育人新平台:国家“芯火”平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和第三代半导体粤港澳大湾区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建设了基于混合所有制的两个技术中心:快封中心和智能芯片设计工程中心。成立校企合作理事会,负责产业学院运营,组织高水平师资参与技术攻关为企业解决技术问题;开放技术中心的设备和资源,满足企业小批量试产和快速上市的需求,保障产业学院可持续运营。

(二)汇聚行企育人资源,打造岗课赛融通提质的一流教学支撑。1.企业捐建为主,建设一流的生产性实践基地。面向设计、制造、封装、测试,建设与工作场景对接的实训平台。与北京华大九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共建了集成电路设计实践基地,企业提供全流程模拟芯片设计EDA软件50套;与紫光股份旗下新华三集团共建芯片工艺制造VR仿真实训基地,企业捐赠5套价值60万元的工艺制造虚拟仿真设备,学生足不出户即可接触最先进的工艺制程。2.校企合作开发,建设一流的项目化课程资源。依据SoC芯片设计到应用全流程,打造以芯片设计与验证、芯片封装与测试、芯片应用开发为方向的项目化专业课程,与行业领先企业共建新技术课程16门与教材16部。根据集成电路设计全流程建设相应的项目包,使教学内容与行业企业接轨。3.对标岗位技能,打造一流的模块化教学团队。在产业学院的头部企业建立“教师企业工作站”,校企联合进行技术攻关;推行专任教师全员轮岗制,提升教师对接岗位能力的专业技能、项目化教学能力、实践指导水平和应用创新能力。实施常岗优酬招“才”进校,引进高水平的产业教授和兼职教师。组建专兼结合的模块化教学团队,负责芯片设计、封装等模块化岗位技能教学。4.以赛促学促教,打造一流的技能竞赛训练平台。积极探索“政校行企协同、岗课证赛融合”育人模式,组建智能创新俱乐部,打造创新实践、科技制作和技能竞赛的平台。俱乐部提供系统的专业培训,组织学生参加各级技能竞赛和创新创业大赛,为深信个性成才铺路。

(三)依托职教高端平台,示范引领微电子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在教育部原副部长鲁昕的亲自关心和指导下,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于2020年8月成立了微电子技术专业委员会(以下简称“微电子专委会”),打造了产教融合高端平台,秘书处设在深信院。微电子专委会已成功举办了三期微电子职业教育全国师资培训活动,鲁昕会长均亲自参会并作专题报告,由行业领先企业的技术专家授课,培训师资近150人次,服务本科、高职院校50余家,有力推动“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为进一步构建人才培养标准,微电子专委会共计整合全国30余所本科、高职院校和20余家行业领先企业,举办研讨会,探索微电子专业职业教育供给侧改革方向。国际培训中心光电技术分中心落户深信院,服务“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学生的技术技能提升。已为来自14个国家的选手和学生共计278人举办了第一次国际培训,后续将分批面向全球免费开放专业技能培训系列网络课程,持续输出“深信特色”国际化影响力。